來源:證券日報
核心提示:2023年伊始,多部門釋放擴投資、穩增長的積極信號。截至1月4日中午,已有17個省份和計劃單列市公布了一季度或1月的專項債發行計劃,發行總額達到7865億元,其中,1月發行額達3151億元。
2023年伊始,多部門釋放擴投資、穩增長的積極信號。截至1月4日中午,已有17個省份和計劃單列市公布了一季度或1月的專項債發行計劃,發行總額達到7865億元,其中,1月發行額達3151億元。對此,分析人士指出,2023年一季度可能是全年經濟增長壓力較突出的時期,在新增專項債的有力支持下,基建投資有望實現淡季不“淡”。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紛紛報喜,集中發布項目中標公告。僅1月3日,就有18家A股公司發布公司或子公司中標項目相關公告。據了解,上市公司中標公告增多,意味著項目密集啟動,將拉動有效投資,促進就業,推動經濟穩增長,也有助于上市公司自身高質量發展。 多地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近日,工信部部長金壯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專項,組織地方和有關方面抓緊論證,盡早啟動實施;1月3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提出,要著力擴大鐵路有效投資,優化鐵路基礎設施布局。 “從政策角度看,國家通過穩投資來實現經濟增長的相關政策在持續發力,無論是專項債還是信貸投放力度都在加大。”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對記者表示。 近日,多地重大項目集中開工。1月1日,福建福州集中開工177個項目,總投資983億元。1月3日,四川省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共推介了423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達7483.7億元;同日,在安徽省2023年一季度投資和重點項目工作推進會上,蕪湖市宣布2023年一季度開工項目79個,總投資1057.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84.2億元。 隨著重大項目的集中開工和實施,上市公司參與重大項目招投標機會也進一步增多。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上市公司積極參與項目建設,可以快速推進相關項目進程,將拉動投資、促進就業,有利于增強實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動能和效能,也有助于上市公司自身提質增效,增強資本市場活力。 胡麒牧認為,從行業運行周期來看,2023年國內制造業將迎來設備更新大年,因此制造業投資有望出現明顯增長。上市公司一方面可以通過高質量的設備供應和服務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國家關于設備更新相關政策紅利,完成自身的產能升級。 上市公司中標大單增多 從上市公司公告來看,近期中標的大單增多。據中國電建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江西省電力建設有限公司中標了內蒙古通遼某風電基地項目,中標金額合計109.47億元。 “近期上市公司中標公告增多,這一現象還將持續較長時間。這主要因為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是我國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密集啟動和加速實施的重要窗口期。” 宋向清表示,從上市公司披露的中標項目來看,新能源、基建項目較多。新能源項目中,光伏訂單絡繹不絕。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項目、新型基礎設施是在2022年被財政部納入專項債重點支持領域,至此,專項債重點投向領域增至10個,其他9個是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林水利、生態環保、社會事業、城鄉冷鏈等物流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國家重大戰略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背景下,基建投資在2023年上半年仍將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之一,高景氣有望延續。
|